我对道教很感兴趣,有时会花时间研究。道教是一种难以捉摸且复杂的哲学,我还远远未能完全理解。我不敢称自己是一个道教徒,或许更准确地说,我是一个以道教为目标的人。
道教重视自然地生活,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。另一方面,在艺术界,自我表达和营销扮演着重要角色,社交媒体上稍微美化自己的作品或生活也很常见。
这让我产生了一个奇怪的问题:这两种看似对立的概念能否共存?换句话说,一个人既可以是艺术家又可以是道教徒吗?过去几个月里,我一直在悄悄思考这个问题。
什么是“无为自然”?
道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无为自然。这指的是,当一个人经过反复锤炼,技能已经深入骨髓,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然地流露出来。这是一个让技巧和身体合二为一的境界。
当我第一次了解到“无为自然”时,我感到非常惊讶:“原来无为并不是无所事事,悠闲懒散!”
几年前,日本曾流行过一本书,大概叫《小熊维尼的哲学》。书中描述了悠闲生活的小熊维尼是一个道教大师。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,曾经对“无为”有类似的误解。然而,小熊维尼在采集蜂蜜时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。
小熊维尼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全力以赴的态度,正是道教所强调的关键所在。在道教中,鼓励人们专注于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,投入心血去磨炼技能。这与那种“即使不擅长,只要坚持努力总会有所收获”的想法完全不同。道教提倡人们在自己的特长领域努力,达到“无为”的境界,这正是它的独特之处。
艺术与道教的交汇点
对艺术家而言,“无为自然”可能意味着通过大量创作实践,最终达到一种直觉式的、自然生成艺术作品的状态。
这并不是刻意去追求自我表达,而是让作品自然地流露,从而诞生出更加精炼的创作。
然而,达到这种境界需要长期的努力。在此过程中,必须摒弃对眼前结果的执着以及外界的干扰,真诚地专注于创作。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件事,是无法坚持下去的。我认为道教之所以提倡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,是因为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:“如果不喜欢,就很难坚持下去。”
自然的营销方式
在当今时代,艺术家无法忽视营销和品牌塑造在推广作品中的作用。然而,道教徒往往给人一种没有功名心、过着隐居生活的印象,似乎与营销毫不相关。
如果要将营销与道教的精神结合起来,我认为关键在于自然状态与真诚。通过展示真实的自我,不加修饰地表达自己,可以实现自然的自我呈现。我想,这种想法也许对那些因社交媒体感到疲惫的人有所帮助。不必强行推销自己,而是以诚实、自然的方式发声,这可能会吸引到共鸣的听众,同时也减轻了自己的心理压力。
道教与艺术家真的可以共存吗?
至于道教与艺术家能否共存,我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答案。或许,如果我继续这条道路,到了晚年,甚至是生命的最后一刻,我可能会达到两者共存的境界。
在我的艺术创作中,有一个方面我觉得自己已经接近了“无为自然”的状态,那就是绕线的动作。我的手几乎不需要思考就会自然而然地动作。然而,在其他方面,我还远远未达到这样的境界。
至于营销,我本身不喜欢引人注目,也不擅长站在聚光灯下。但如果以自然的状态去面对,我或许可以以更少的压力去进行分享。
当然,即使提倡自然,也不能过于展示负面的东西。艺术家是一种为日常生活增添色彩、带来梦想的职业。
我喜欢道教的原因之一,是它强调减轻压力,并且不会强加任何教条。以减少压力为目标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,而了解道教或其他哲学思想,可以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。
接下来,我计划写一篇关于我最近读的一本书《江南の庭 -江南的庭院-》,探讨园林造景与隐居哲学的关系。